作者: 晓克
龙,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尊贵、威 猛、神奇和吉祥,是沟通天、神与人的 象征物,被赋予了能主宰风雨、降临祥 瑞等等神秘色彩。在古代,龙还被引人 到古天象学、命理学以及帝王政治等 领域。不仅如此,它还是早期炎黄子孙 的图腾,因此,炎黄子孙又被称为“龙 的传人”。在中华大地上,几乎到处都 可以见到龙的造型:从皇帝的龙袍到民 间艺术的图案,从庙宇殿堂中雕塑的 龙到节日庙会上舞动的龙……从古至 今,大江南北,龙无所不在。然而,龙 这个虚幻、神秘的形象究竟何时首先 出现在何地呢?这直接关系到炎黄子 孙、中华文化的源头何在这个重要的 问题。
在汉代之前的典籍中,有关龙的 记载并不多见,其形态、性质也很不确 定。汉代以降,对龙的记载多了起来。 《大戴礼》载:“麟虫三百六十,龙为之 长。”《说文》亦曰:“龙曰麟虫之长,能 幽能明,能小能大,能长能短,春分而 登天,秋分而入川。”《广雅》中说:“有 鱗曰蚊龙,有翼曰应龙,有角曰虬龙, 无角曰螭龙。”此后,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方面是龙的形态、特征逐渐明晰、完 善和固定,另一方面是龙的性质、功能 不断产生复杂变化。各类作品中对于 龙的描写、记载也多了起来。尽管如此,对于上述问题的解决仍然没有实质 性的帮助。
1971年,文物工作者在内蒙古赤峰 市翁牛特旗距今6000〜5000年前的三星 他拉红山文化遗址中发现了雕刻精美的 玉龙。该玉龙通体高26厘米,用墨绿色 软玉制成,龙身光洁,蜷曲如钩,龙首 作猪嘴形,长吻修目,颈后鬣毛飞扬, 其形体塑造选取奔腾状动感和力度感极 强的造型,使人感受到龙穿行于空间、 无所不能的神奇力量,被誉为“中华第 一玉龙”。这个重大考古发现可谓是一
次震惊华夏的事件。它不仅使龙究竟何 时首先出现在何地的问题找到了初步答 案,更重要的是它似乎还在向人们表 明:内蒙古草原这个在远古看似荒蛮的 地方,很可能是中华龙和中华龙文化的 起源之地,也就是说,中华龙正是从这 里冲天而起的!
此后,考古工作者在河南濮阳市西 水坡仰韶文化墓葬中发现了摆塑龙,在 山西陶寺遗址中发现了彩陶盘上绘制的 龙。然而,在内蒙古及其附近地方发现 的其他龙形实物的年代要远远早于河南濮阳、山西陶寺的龙。如在辽宁阜新査 海遗址出土的大型石塑龙,距今已有 8000年历史,它长近20米、宽2米左 右,“昂首张口,弯身弓背,尾部若隐 若现,给人一种巨龙腾飞之感”;发现 于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境内岔河口遗址 的黄土夯筑鱼龙,体长数百米,距今已 有6000多年历史,堪称迄今为止在我 国发现的形体最大的龙。20世纪80年 代后,红山文化遗址中又有玉龙陆续 出土。不仅如此,在红山文化后期,龙 纹已经被抽象化或图案化了。有学者 指出,红山文化龙形象(花纹)的发展、 演变一脉相承,该题材是红山文化诸 多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基本特征, 是该文化“族徽”性花纹图案,也是中 华民族发祥和文化肇始的象征。
展开全文
三星他拉“中华第一玉龙”的发 现,还引起了人们对中华玉文化源头 的重新审视。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古 代玉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人自古以来便崇玉、尚玉。古代玉 器应该是石器的一部分,它最早是作 为工具来使用的。由于美观并具有人 们无法解释的神奇特性,被作为祭神、 事神、通神以沟通上天的神物。自20世 纪70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辽宁省 西部的朝阳、阜新地区,内蒙古赤峰市 和邻近地区以及江浙一带,陆续发现 和辨认出几千件分别属于红山文化和 良渚文化的玉器,其中尤以牛河梁红 山文化遗址发现的玉器最为引人注目。 这批玉器既有随葬的玉龙、玉凤、玉 人,也有动物形玉雕和各种造型奇特 的玉器,数量之多,雕琢之精美,实属惊人。考古工作者对这批玉器进行仔 细研究后发现,这些玉雕不仅具有很 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中华文 明黎明时期的哲学观念。那么,玉器的 源头究竟在哪里,是在北方草原,还是 在长江流域?有学者认为,红山文化 的“玉文化”和晚于它的长江流域良渚 文化的“玉文化”共同形成了中华民族 的玉文化,甚至认为,良渚文化的形 成,乃是受到红山文化的影响。
这个推论很快就得到了证实。20世 纪80年代中期,在内蒙古敖汉旗兴隆 洼遗址和辽宁阜新县査海遗址中,发 现了早于红山文化的遗存,被命名为 “兴隆洼文化”。90年代初,在这两个遗 址里,陆续出土了大量兴隆洼文化玉 器。这些玉器出自居室墓葬内,常见的 器型有玉玦(耳环)、长条形玉坠,说 明当时的先民们已经成功地把玉材从 石材中分辨出来,掌握了抛光成形、钻 孔等技术。玉玦成对出自墓主人的耳 部,应是佩戴在墓主人耳部的装饰品, 长条形玉坠是佩戴在颈部的颈饰,还 有的放于胸部、腹部作为挂饰。 2001〜2003年,考古工作者又在兴隆洼 遗址的一座居室墓葬中,发现了两对玉 玦,经测定,其年代为距今8000年左 右。专家认为,兴隆洼玉器是我国迄今 所知年代最早的玉器,由此将我国琢 磨和使用玉器的历史向前推至距今 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兴隆洼文化 的玉玦也是世界范围内最古老的玉耳 饰。根据上述情况,我们把北方草原看 做是中华玉文化的源头,应该是没有 什么歧义的。
原载:《文化内蒙古第一卷•神奇的草原》,内蒙古教育出版社 2006.7。返回搜狐,查看更多